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政务要闻 > 忻府要闻 > 正文

忻府区:特色风貌整治打造农民幸福家园

 时间:2020-01-15       大    中    小      来源:忻州在线

  2019年,是忻府区广大农村有史以来村容村貌变化最大的一年。这一年,忻府区下大力气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,以建设新时代宜居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,按照市委“3366”农村特色风貌整治要点,在40个村实施了特色风貌整治和贫困村整村提升工程;这一年,忻府区投入创历年之最的9000余万元,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整治、全方位保障,全面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。

  科学规划突出功能定位

  近年来,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,农村“空心化”的状况日益加剧。如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,让农村重新焕发生机,是摆在各级党委、政府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。

  2019年以来,忻府区委、区政府按照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20字总要求和忻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“十整”要求,全面推进农村建筑特色风貌整治、贫困村整村提升、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。为了科学、合理推进这些工作,忻府区坚持规划引领,聘请山西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的团队高起点、高标准规划设计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、村庄清洁行动、乡村旅游发展、易地搬迁等工作,因地制宜、因村施策,体现了“一村一品”“一村一景”“一村一标”的忻府区特色。

  在西张乡鸦儿坑村,记者见到77岁的王贵祥老人。老人站在村里的主干道旁感慨:“我26岁从内蒙回到家乡,今年是村里变化最大的一年。墙面粉刷了,道路两边绿化美化了,还建了两处小游园。在村里生活,不比城里差。”

  鸦儿坑村地处系舟山下,是禹王洞旅游线的景观节点。此次农村特色风貌整治,该村的主题立意为“小球竞技体育特色村”,着重打造了“一轴”即沿Z047县道打造的南北向景观轴;“四带”即沿021乡道及村庄东西向3条主干路打造的景观带;“两节点”即西北侧新建的入口标识及南侧游园,形成了“一轴四带两节点”的景观结构。

  在西张乡,与鸦儿坑村一同打造的还有木芝村和韩岩村。这些村庄整治后,共同构成了西张片区“市区—木芝—韩岩—鸦儿坑—禹王洞名人古迹观光带”,并按木芝貂蝉、韩岩元好问名人文化旅游村、鸦儿坑小球竞技体育特色村功能定位进行了整治提升。

  让每个村庄保留原有特色,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,是忻府区特色风貌整治的初衷。除西张片区外,其他片区也统一进行了规划设计。兰村片区沿北杨线打造“兰村—前野峪—后野峪—北堡—南堡山野乡土博览带”,按野峪乡土物种基因库、古堡风情传统村落功能定位整治提升;合索片区打造“市区—北合索—陀罗—黄龙王沟—陀罗山旅游区”温泉康养休闲带,按北合索温泉康养小镇、黄龙王沟静心康养谷功能定位整治提升;奇村片区打造“市区—奇村—石家庄—杨胡—井沟—米家寨水库旅游休闲带”,按奇村温泉康养小镇、石家庄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、杨胡传统村落、井沟乡土风光摄影基地、米家寨休闲农庄功能定位整治提升;高城曹张片区沿忻金线打造“市区—金山铺—高城—代郡村—真檀村特色农业种养殖产业带”,按金山铺果蔬小镇、高城华北辣椒第一村、代郡华北奶牛第一村、真檀村华北二手车交易市场功能定位整治提升;三交片区打造“市区—官庄—牛尾—付家庄—于家沟山区原生态旅游带”,按官庄红色教育基地、牛尾传统特色村落、付家庄乡土特色观光村、于家沟乡土农趣体验区功能定位整治提升;播明片区打造“市区—卢家窑—阳村—后播明城郊特色旅游带”,按卢家窑小食品特色村、阳村近郊特色旅游村、后播明云中河生态小镇功能定位整治提升。其中,高标准打造的奇村镇石家庄村、米家寨村,西张乡鸦儿坑村、韩岩村,三交镇官庄村,合索乡黄龙王沟村、北合索村,成为全区特色风貌整治示范村。同时,忻府区对各村庄连接公路的景观风貌也进行了综合整治提升。

  优中择优打造特色农村

  “腊八”这天,记者来到官庄村。

  村边的小河冲破冰凌,穿过去年新修的进村桥梁环村缓缓流淌。顺着村主干道进村,一幅农村生活的画卷徐徐展开。

  “门前这条路,以前是水泥打的,不到3米宽。现在你看看,变成6米来宽的柏油路啦!”三交镇官庄村民索艳鲜站在家门口,兴冲冲地向记者介绍。

  除了这条铺到家门口的柏油路,一份送上门的工作也让索艳鲜高兴。有绿化工作经验的索艳鲜,去年受雇于绿化施工队,打日工一天能挣100块。

  西忻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就是在官庄成立的。1937年12月下旬,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政治部张芝俊等人创建了西忻县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,第一任支部书记就是官庄村的苏吉升。支部旧址前,新建的党徽标志鲜红夺目。小院中石磨、旧窑洞一如当年,置身小院,恍若时光倒流。

  对于像官庄这样独具特色的村庄,忻府区进行了着重打造,比如奇村镇石家庄村。小英雄岳云贵忻州人耳熟能详,16岁就宁死不屈壮烈牺牲。石家庄村将岳云贵的事迹制成浮雕陈列于村庄道路两边,让这段红色历史激励后人。

  正如官庄与石家庄村一样,忻府区对于特色风貌村的选定,都有慎重的考量。去年,忻府区在全区365个行政村中选定40个村作为特色风貌整治村,其中17个贫困村将整村提升与特色风貌整治相融合,依托各村旅游资源优势,打造特色主题村,助力旅游扶贫。

  因村制宜焕发农村活力

  在特色风貌整治工作中,忻府区坚持从实际出发,不搞形象工程、面子工程,不“大拆大建”“大轰大嗡”,始终注重突出主题元素,抓住乡思印象,突出乡风文明,体现人文内涵,真实反映“首善之区”新面貌。

  合索乡黄龙王沟村坐落在陀螺山脚下。70岁的阮存喜是黄龙王沟村的老支书。阮支书带记者参观了村里(陀罗山景区内)的“三星级厕所”、新建的游客接待中心和党支部办公室,最后来到景区道路一侧的停车场。“你们看!这里有100个小车停车位,10个大巴停车位,以后游客来了再不用愁堵车了。”老支书指着整齐划一的停车位对记者说,“去年,区里在我们村实施了特色风貌整治和贫困村整村提升工程。把进景区的路拓宽到10米,重铺了柏油,还全部整修了景区周边的半截墙……”

  古“忻州八景”中,“陀罗避暑”排在首位,是因为这一带三伏天也是浓荫蔽日,凉风习习。村里抓住农村特色风貌整治和贫困村整村提升的机会,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上档次、上水平,增强了游客接待能力。

  整村提升工程与特色风貌整治齐头并进,依托各村资源优势,打造了一批“特色主题村”:三交镇官庄村、奇村镇石家庄村、阳坡乡蒲阁寨村提升工程围绕忻县(西)第一党支部、岳云贵陵园、蒲阁寨围困战旧址,修复遗址、修建纪念馆、陈设布展,开发红色旅游;奇村镇井沟提升工程围绕“杏花节”,开发特色乡村旅游。通过实施两项工程,相关贫困村的特色产业正在形成,农民收入将得到有效增加。同时,两项工程的实施也促进了相关各村的基础设施建设。2019年,实施饮水安全提升工程13处,惠及贫困人口1870人;农村道路提升27处,新改建农村道路60.2公里,惠及27个贫困村。去年,忻府区实施危房改造的374户已全面开工,今年9月底前全部完工。通过整村提升工程,一大批贫困村村庄形象大大改善,群众幸福感、获得感显著提升。

  三交镇于家沟村在去年实现了整村脱贫。“全村97户218人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119人,产业以养牛、羊、蜜蜂为主。”于家沟村第一书记李飞向记者介绍,“以前村里有乱堆乱放现象,去年整村提升后,村民的行为自觉了,拆除了违建后的村庄道路整洁宽敞了不少。”该村59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高双宝说:“我养牛3年了,一开始贷款买牛,现在连大带小共有19头。前两天,卖了6头小牛。这日子,是越来越有奔头了。”

  乡村美了,才留得住乡亲,留得住乡愁;乡村宜居了,乡村振兴才有前提和基础。忻府区以特色风貌整治和贫困村整村提升工程为农民打造幸福家园,利在当下,功在千秋。本报记者郭剑峰通讯员冯媛

关闭本页